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0:22:32  浏览:89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颁发《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的通知
1993年10月12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了加强劳动行政部门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的监督检查,现颁布《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该办法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望及时向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反映。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以下简称检验单位)的监督检查,统一考核内容和要求,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经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的监督考核。
第三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检验单位的监督考核。检验单位应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检验单位承担跨地区检验任务(液化气体汽车、铁路罐车罐体等移动式设备除外),检验前须到锅炉压力容器设备所在地负责该设备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五条 安全监察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检验单位进行监督考核。监督考核的内容包括:
(一)办所方针;
(二)内部管理;
(三)执行法规;
(四)检验人员;
(五)检验工作;
(六)服务质量。
第六条 检验单位应向所在地的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报送下列材料:
(一)每季度填报《检验工作情况季报表》(附表一);
(二)每季度填报《检验案例报表》(附表二);
(三)按有关规定(见附表)应填报的各种报表;
(四)每年10月填报《检验单位年度自查表》(附表三);
(五)其他有关报表。
经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进行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不包括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下同),应将上述材料报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
第七条 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检验单位于每年10月前进行下列常规性监督检查:
(一)对各检验单位的各类检验报告,至少每年抽查一次,抽查数量不少于每类报告的百分之一,且不少于五份;
(二)跟踪检查检验单位的定期检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每个检验单位每年至少一次;
(三)征询受检单位的意见,征询数量为受检单位总数的5%,且不少于20个。
对经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进行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的上述检查,由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进行。
第八条 负责常规性监督检查的安全监察机构,每年10月底填写《检验单位年度常规性监督检查评定表》(附表四)报上一级安全监察机构。
第九条 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检验单位(包括经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进行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每年8月底前应组织一次年度抽查。抽查数量不低于总数的20%,每个检验单位5年中至少应被抽查一次。抽查内容包括:
(一)查看《检验单位的年度自查表》和《检验单位常规性监督检查评定表》及其它有关上报材料,听取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意见和检验单位的情况介绍;
(二)抽查检验单位的各类检验报告,抽查数量不少于本年度各类报告的1%,且不应少于两份;
(三)跟踪抽查检验单位的定期检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
(四)查阅质保体系运转及执行规章制度的见证材料;
(五)征求受检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考核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填写《检验单位年度抽查评定表》(附表五)。
第十条 根据常规性监督检查和年度抽查的结果,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每年12月底前对各检验单位进行年度评审,评审结果通报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关单位、部门,并将《检验单位年度考核汇总表》(附表六)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第十一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对检验单位实施不定期抽查,抽查的对象及时间根据情况决定,并公布抽查结果。
第十二条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验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要逐级上报,并由实施资格认可的安全监察机构根据其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暂停其检验工作、直至取消检验资格,并将处理结果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一)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履行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任务;
(二)检验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与所承担的工作很不适应,无法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三)违反有关规定,从事不允许承担的工作,转让或扩散检验资格;
(四)质量保证体系不能正常运转,管理混乱;
(五)因失职而引起严重的检验工作质量责任事故;
(六)服务质量低劣。
第十三条 检验单位在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考核时,应及时提供考核所需要的情况和各种见证材料,不得弄虚作假或阻挠监督考核的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 检验单位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上一级安全监察机构申请复核。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执行。

附录:与本办法第六条有关的规定
1.劳动部《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劳锅字〔1988〕1号)
第二十四条:“检验单位将当年锅炉检验情况(附件五)于本年10月底报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2.劳动部《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劳锅字〔1989〕5号)
第十四条:“监检单位应将受检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产品安全质量情况等每半年向当地及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附件四),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提出对受检单位的处理建议。”
3.劳动部《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劳锅字〔1990〕10号)
第七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应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按附件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检查项目表》……,每六个月向地市级和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填报一次,填报的具体要求,由省级劳动部门确定。”
4.劳动部《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劳锅字〔1990〕10号)
第七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应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按附件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检查项目表》……,每六个月向地市级和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填报一次,填报的具体要求,由省级劳动部门确定。”
5.劳动部《关于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几项规定的通知》(劳锅字〔1991〕1号)附件二中的“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典型案例报表。”
附表一:
检验工作情况季报表
------------------------------------------------------------------------------------------
| 检 | | | | 3| 槽罐车(辆) |
| 验 |蒸 汽|热 水| 固定式 |>50m |------------------|
| 数 | | | | | | |
| 量 |锅 炉|锅 炉| 压力容 | 球 罐 | | |
|检 | | | | | 汽车 | 铁路 |
| 验 |(台)|(台)|器(台) | (台) | | |
| 类 | | | | | | |
| 别 | | | | | | |
|--------------------------|------|------|----------|----------|--------|--------|
|定期检验 | | | | | | |
|--------------------------|------|------|----------|----------|--------|--------|
|运行状态下检验 | | | | | | |
|--------------------------|------|------|----------|----------|--------|--------|
|监督检验 | | | | | | |
|--------------------------|------|------|----------|----------|--------|--------|
|安装检验 | | | | | | |
|--------------------------|------|------|----------|----------|--------|--------|
|进出口检验 | | | | | | |
------------------------------------------------------------------------------------------
----------------------------------------
气瓶(只) |
--------------------------------------|
| | | |
| 溶解 | 液化 | 其他 |
无缝 | | | |
| 乙炔 | 石油 | 焊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验单位(盖章)---------------- 检验单位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年----月----日
附表二:
检验案例报告
----------------------------------------------------------------------------------------------------
| 单位名称 | |
|------------------------------|----------------------------------------------------------------|
|设备名称 | | 设备编号 | |
|------------------------------|------------------------|----------------------|--------------|
|制造厂名称 | | 制造年月 | |
|------------------------------|------------------------|----------------------|--------------|
|设计参数 | | 工作参数 | |
|------------------------------|----------------------------------------------------------------|
| 主要缺陷(说明缺陷类 | |
|别、程度、位置,并用附图表 | |
|示) | |
|------------------------------|----------------------------------------------------------------|
|处理意见 | |
|------------------------------|----------------------------------------------------------------|
|现场检验员 | | 持证级别 | |
|------------------------------|----------------------------------------------------------------|
| 备 注 | |
----------------------------------------------------------------------------------------------------
检验单位(盖章)-------------------- 检验单位负责人----------------
填 报 人-------------------------- 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
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每个检验案例填报本报告:
(1)定期检验中,发现设备有严重腐蚀、磨损、变形、渗漏及裂纹等缺陷,须作修理、判废处理的。
(2)安装检验中,发现设备的材质、组装、焊接质量有严重问题及水压试验时发生泄漏、变形者,须作修理或退货处理的。
(3)监检中,发现被监检单位质量管理或产品质量有严重问题,须签发监检意见通知书的。
2.“单位名称”栏目中,定期检验应填用户,安装检验可填用户和安装单位,产品监检可不填。
3.主要及处理意见等有关情况可另详细说明。
4.本《检验案例报告》要同时抄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附表三:
检验单位年度自查表
------------------------------------------------------------------------------------------------------------------
|序 号|考核内容| 考 核 重 点 |自查情况|
|------|--------|----------------------------------------------------------------------------------|--------|
| | | 指导思想是否正确;能否重视社会效益,以检验工作为主,按时履行检验任务;有无违反 | |
| 1 |办所方针| | |
| | |政策规定,从事不应承担的工作。 | |
|------|--------|----------------------------------------------------------------------------------|--------|
| | | 能否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能否认真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按规定 | |
| 2 |执行法规| | |
| | |及时向监察机构上报有关统计报表。 | |
|------|--------|----------------------------------------------------------------------------------|--------|
| 3 |内部管理|质保体系运转是否正常,各项管理制度能否认真贯彻。 | |
|------|--------|----------------------------------------------------------------------------------|--------|
| 4 |检验人员|人员数量、资格与工作是否相适应;有无失职行为和职业道德问题。 | |
|------|--------|----------------------------------------------------------------------------------|--------|
| | | 承担的检验工作与检验资格及所配备的检验力量是否相适宜;检验报告及有关的记录、 | |
| 5 |检验工作| | |
| | |工作见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检验工作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有无重大检验质量事故。 | |
|------|--------|----------------------------------------------------------------------------------|--------|
| | | 能否认真的为用户服务,经常收集用户及有关部门意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有无典 | |
| 6 |服务质量| | |
| | |型的表扬和批评事例。 | |
------------------------------------------------------------------------------------------------------------------
注:有关情况可另附说明。
检验单位(公章)------------------ 检验单位负责人--------------
自查完成日期--------年----月----日
填报日期------------年----月----日
附表四:
检验单位年度常规性监督检查评定表
被考核的检验单位:
------------------------------------------------------------------------------------------------------------------
|序 号|考核内容| 考 核 重 点 |考核情况|
|------|--------|----------------------------------------------------------------------------------|--------|
| | | 指导思想是否正确;能否重视社会效益,以检验工作为主,按时履行检验任务;有无违反 | |
| 1 |办所方针| | |
| | |政策规定,从事不应承担的工作。 | |
|------|--------|----------------------------------------------------------------------------------|--------|
| | | 能否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能否认真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按规定 | |
| 2 |执行法规| | |
| | |及时向监察机构上报有关统计报表。 | |
|------|--------|----------------------------------------------------------------------------------|--------|
| 3 |内部管理|质保体系运转是否正常,各项管理制度能否认真贯彻。 | |
|------|--------|----------------------------------------------------------------------------------|--------|
| 4 |检验人员|人员数量、资格与工作是否相适应;有无失职行为和职业道德问题。 | |
|------|--------|----------------------------------------------------------------------------------|--------|
| | | 承担的检验工作与检验资格及所配备的检验力量是否相适宜;检验报告及有关的记录、 | |
| 5 |检验工作| | |
| | |工作见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检验工作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有无重大检验质量事故。 | |
|------|--------|----------------------------------------------------------------------------------|--------|
| | | 能否认真的为用户服务,经常收集用户及有关部门意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有无典 | |
| 6 |服务质量| | |
| | |型的表扬和批评事例。 | |
|----------------|--------------------------------------------------------------------------------------------|
| 评 定 结 论| |
------------------------------------------------------------------------------------------------------------------
注:有关情况可另附说明。
考核部门------------------------ 考核组负责人----------------
考核日期--------年----月----日
附表五:
检验单位年度抽查评定表
被抽查的检验单位:
------------------------------------------------------------------------------------------------------------------
|序 号|考核内容| 考 核 重 点 |考核情况|
|------|--------|----------------------------------------------------------------------------------|--------|
| | | 指导思想是否正确;能否重视社会效益,以检验工作为主,按时履行检验任务;有无违反 | |
| 1 |办所方针| | |
| | |政策规定,从事不应承担的工作。 | |
|------|--------|----------------------------------------------------------------------------------|--------|
| | | 能否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能否认真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按规定 | |
| 2 |执行法规| | |
| | |及时向监察机构上报有关统计报表。 | |
|------|--------|----------------------------------------------------------------------------------|--------|
| 3 |内部管理|质保体系运转是否正常,各项管理制度能否认真贯彻。 | |
|------|--------|----------------------------------------------------------------------------------|--------|
| 4 |检验人员|人员数量、资格与工作是否相适应;有无失职行为和职业道德问题。 | |
|------|--------|----------------------------------------------------------------------------------|--------|
| | | 承担的检验工作与检验资格及所配备的检验力量是否相适宜;检验报告及有关的记录、 | |
| 5 |检验工作| | |
| | |工作见证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检验工作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有无重大检验质量事故。 | |
|------|--------|----------------------------------------------------------------------------------|--------|
| | | 能否认真的为用户服务,经常收集用户及有关部门意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有无典 | |
| 6 |服务质量| | |
| | |型的表扬和批评事例。 | |
|----------------|--------------------------------------------------------------------------------------------|
| 评 定 结 论| |
|----------------|--------------------------------------------------------------------------------------------|
| 处 理 意 见| |
------------------------------------------------------------------------------------------------------------------
注:有关情况可另附说明。
考核部门------------------------ 考核组负责人----------------
考核日期--------年----月----日
附表六:
检验单位年度考核汇总表
------------------------------------------------------------------------------------------------------
| 序 号 | 检验单位 | 考核方式 | 考核的基本情况 | 主要问题 | 处理意见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考核方式指常规性监督检查或年度抽查。有关情况可另附说明。
考核组织单位(盖章)------------------------ 组织单位负责人------------------填报人-------------------------- 填报日期--------年----月----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二届第24号)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64年12月12日第一三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
1964年12月12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的决议

(1964年12月12日通过)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三五次会议决议:批准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1964年12月12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三五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章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
  第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五节制定。
  第二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是自治旗的自治机关,是地方国家机关。
  第三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中,各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和人员。
  第二章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是县一级国家权力机关。
  第六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自治旗所属各嘎查、民族嘎查、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公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依照选举法规定。
  第七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两年。
  第八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旗内行使下列职权:
  (一)保证法律、法令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二)根据宪法规定的权限,依照自治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转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三)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
  (四)在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规划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公共事业、优抚和救济工作;
  (五)依照法律规定的自治旗财政权限,审查和批准预算和决算;
  (六)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决定组织自治旗的公安部队;
  (七)选举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八)选举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
  (九)选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十)听取和审查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和自治旗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
  (十二)改变或者撤销下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下级人民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
  (十三)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十四)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第九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
  第十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召集。
  第十一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两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十二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秘书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由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副秘书长的人选由主席团决定。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设立大会秘书处,在秘书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第十三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可以设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委员会,在主席团领导下进行工作。
  第十四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和主席团,自治旗人民委员会,都可以提出议案。
  向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提请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或者交付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后提请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
  第十五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六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的人选,由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合提名或者单独提名。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第十七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使用达斡尔族语言和自治区内通用的语言文字,其他民族代表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第十八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所属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员和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自治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主席团同意的其他人员可以列席。
  第十九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向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或者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所属各工作部门提出的质问,经过主席团提交受质问的机关。受质问的机关必须在会议中负责答复。
  第二十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期间,非经主席团同意不受逮捕或者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必须立即报请主席团批准。
  第二十一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期间,国家根据需要给以往返的旅费和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
  第二十二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和原选举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宣传法律、法令和政策,协助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推行工作,并且向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二十三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有权随时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的撤换必须由原选举单位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四条 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故不能担任代表职务的时候,由原选举单位补选。
  第三章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即自治旗人民政府,是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县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十六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对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且接受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
  第二十七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由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旗长一人,副旗长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第二十八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由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第二十九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在自治旗内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法律、法令、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并且审查这些决议和命令的实施情况;
  (二)主持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三)召集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向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四)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委员会的工作;
  (五)停止下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的执行;
  (六)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
  (七)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八)依照法律规定的自治旗财政权限,管理财政,执行预算;
  (九)执行经济计划;
  (十)管理市场,管理所属国营工商业,领导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一)领导和组织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和集体经济事业;
  (十二)领导森林经营、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工作;
  (十三)管理水利工作;
  (十四)管理交通和公共事业;
  (十五)管理税收工作;
  (十六)管理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工作;
  (十七)管理优抚、复员安置、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
  (十八)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组织和管理自治旗的公安部队;
  (十九)管理兵役工作和民兵工作;
  (二十)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二十一)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帮助自治旗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嘎查,帮助其他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二十二)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会议每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举行一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临时举行。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列席。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自治旗人民法院院长、自治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各项决议须由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十一条 自治旗旗长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和人民委员会的工作。副旗长协助旗长工作。
  旗长为处理日常工作,可以召开行政会议。
  第三十二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按照需要设立民政、卫生、农牧林水利、工业交通、文化教育、财政、商业、粮食、公安、计划等科、局或者委员会,并且设立办公室。
  第三十三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各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自治旗人民委员会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四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各科、局、委员会,分别设科长、局长、主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职。
  办公室设主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职。
  第三十五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各工作部门受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并且受上级人民委员会主管部门的领导。
  第三十六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不属于自己管理的国家机关、国营企业进行工作,并且监督它们遵守和执行法律、法令和政策,但是无权干涉它们的业务。
  第三十七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在必要的时候,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努图克(区)公所,作为自治旗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
  第三十八条 自治旗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达斡尔族语言和自治区内通用的语言文字。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转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中国、苏丹文化与教育合作会谈纪要

中国 苏丹


中国、苏丹文化与教育合作会谈纪要


(签订日期1986年1月16日生效日期1986年1月16日)
  在穆罕默德·陶菲克·哈利勒中将阁下及其随行的苏丹高级代表团访华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齐怀远先生和苏丹共和国建设、住房部长阿明·麦凯·迈达尼博士及双方有关人员于一九八六年元月十三日进行了政治、文化分组会谈,双方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就两国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交换了意见,并就会谈情况纪要如下:

 一、双方对两国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表示满意,强调加强和促进两国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双方强调应积极落实两国《一九八四、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文化合作执行计划》的各项条款。苏(丹)方表示,将积极克服财政困难,向中国派出访问团组,希望中方派杂技教练赴苏丹工作,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团组访问苏丹,并向苏丹提供文化援助。中方强调,中国愿发展同苏丹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并提出如下建议:
  1.中方欢迎苏丹政府文化代表团一九八七年访华;
  2.中方欢迎苏丹民间艺术团一九八七年访华并承担该团在中国民航段的往返国际旅费;
  3.中方愿意根据苏(丹)方的要求,派杂技教练赴苏丹工作,有关细节通过外交途径另商;
  4.中方愿意向苏(丹)方提供部分杂技演出道具和中国民族乐器,有关细节通过外交途径另商;
  5.中方欢迎苏丹伊斯兰代表团访华,该团的国际旅费问题,双方可通过协商另行解决;
  6.中方继续每年向苏(丹)方提供二十名奖学金名额,并承担苏丹留学生毕业后回国的国际旅费;
  7.中方决定免除原对苏丹留学生来华前的考试;
  8.双方鼓励两国校际间加强联系,鼓励互派教师到对方国家讲学。

   中方代表             苏(丹)方代表
    吕志先           法鲁克·阿卜拉·拉赫曼
   (签字)              (签字)

                   (签字日期: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六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